• <tr id="sqzwi"></tr>
    <output id="sqzwi"><track id="sqzwi"></track></output>
    您好! 歡迎來到第一食品網! 登錄 免費注冊
    第一食品網手機站
    放心農資進鄉村確保糧食穩增產——陜西省各地嚴把農資質量關護航春耕生產
    2022-3-26 19:50:00
    來源:陜西日報
    作者:張恒
    編輯:小碗

    隨著全省春耕生產由南向北陸續展開,農資銷售進入旺季。農資的優劣直接關系著群眾的“糧袋子”和農民的“錢袋子”,是確保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的關鍵。為此,陜西省各地紛紛開展農資市場檢查,多措并舉強化農資市場監管,全力護航春耕生產,助力全年糧食生產開好局、起好步。

    打假不手軟 全力保春耕

    3月13日,在三原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陜西中龍科達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十幾名工人正在生產線上有條不紊地作業。不遠處的傳送帶旁,一輛輛叉車來回穿行,將打包好的肥料運送至倉庫。

    車間另一側,三原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場監管綜合執法大隊的幾名執法人員也在忙碌著。他們重點檢查了公司的化肥生產資質、生產原料和生產過程質量控制等質量安全情況,并詳細了解春耕生產期間農資供應情況。

    “雖然近期化肥原料價格上漲給我們的生產帶來一定影響,但為了讓農民群眾用上放心肥、及時肥,我們多渠道采購原料,24小時不間斷生產,確保春耕期間化肥供應不斷檔、質量不打折。”該公司董事長梁孫明說,當前正值春耕大忙時節,公司在抓生產的同時,在質量方面一刻也沒有放松。

    據了解,為有效保障春耕生產,切實維護農民群眾合法權益,近期,三原縣市場監管局重點監督檢查農資生產經營主體資格,嚴厲查處假冒或仿冒他人商品商標、商品名稱、包裝等行為,嚴查虛假夸大宣傳行為,打擊不法商販假借“科技下鄉”“廠家直銷”“送貨下鄉”等名義走村串巷銷售假冒偽劣農資行為。

    同時,三原縣農業農村局綜合執法大隊建立了執法監管對象“十星級”管理制度,對執法檢查查出的違規問題限期整改、現場驗收;對專項執法檢查查出的違規問題,給予現場處罰并記錄在案;對檢查出的重大違法案件,移交公安部門進行立案查處。

    “我們瞄準農資市場問題‘靶心’,開展突擊檢查,加強監督管理,面對面、零距離開展各類農資打假活動,確保打得準確、打出效果。”三原縣農業農村局綜合執法大隊工作人員張釗告訴記者,目前該大隊已聯合公安、市場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4次,檢查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生產主體33家,農藥農資和飼料獸藥經營門店45家,現場處罰違規農資經營戶6家,在確保全縣農資市場規范合法運營的同時,也為保障春耕生產打下了堅實基礎。

    進企業、進門店,問價格、查貨源……開春以來,我省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與法院、檢察院、供銷社等部門密切配合,嚴厲打擊農資領域違法違規行為。

    嚴把質量關 監管無盲區

    農資生產企業是保證農資安全的關鍵環節。“我們對生產的每一批次產品都會進行嚴格檢驗,質量合格才能出廠。”陜西中衡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曉偉說,平時公司嚴把原料采購關、生產過程控制關和出廠檢驗關,確保產品質量達到要求,堅決杜絕坑農害農事件發生。

    近年來,我省相繼開展了“放心農資促提質增效 質量興農惠萬村千鄉”“農資打假春季專項行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等多種主題的專項活動,通過檢打聯動、建管并舉的方式,從嚴打擊銷售假冒偽劣農資行為,確保農資質量安全。

    加強種子生產經營備案管理,開展種子質量監督抽查,消除種子質量隱患……進入3月以來,勉縣農技推廣中心的工作人員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

    當前,全省春耕生產如火如荼,為確保農資質量安全,我省各級各部門都在積極行動。

    年初,省市場監管局進一步將復混肥料、有機肥及微生物肥料、農用薄膜、滴灌帶等8種農業生產資料列入《2022年產品質量省級監督抽查計劃》。省供銷合作總社會同省市場監管局等6個部門,出臺《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行動方案(2020—2022)》,配合農資打假,深入開展“誠信供銷”活動,進一步凈化農資市場。

    與此同時,各地創新農資監管方式,大力推進執法信息化建設,下狠心、出重拳,保持對農資生產銷售中的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的態勢,進一步健全信用監管機制,實行黑名單制度,讓制假售假者付出代價、寸步難行。

    宣傳進鄉村 謹慎選農資

    “前幾年購買農資時不太注意,也不知道咋分辨真假。有一年冬棗減產不知道咋回事,查來查去,最后才發現是假化肥搗的鬼。”3月14日,大荔縣朝邑鎮新朝村的冬棗大棚里,種植大戶趙新軍正在給冬棗樹追肥。提及幾年前的那次上當經歷,他至今心有余悸。

    “以前,農民農資安全意識普遍不高,給一些不良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機。幸好這幾年國家整治力度很大,我們也吃一塹長一智,堅決不貪圖便宜去一些不正規門店購買農資。”趙新軍說,這幾年每到春播秋播,縣上都會通過設置展板、發放資料、專家答疑等形式,面對面向群眾普及維權法律法規知識和農資識假辨假常識。不僅如此,農技人員和執法人員還經常深入田間地頭,引導大家擦亮眼睛,識假辨假不買假。

    王元緒是大荔縣一家農資經銷企業的總經理,對一些不良商家的“花式”營銷行為深諳于心。“品質拿不出手,就在其他方面動歪心思。”王元緒稱,過去經常有一些冒牌、貼牌的農資企業負責人進村入戶,通過請吃飯、發禮品等方法吹噓他們的產品,騙取農民的信任。防范意識差、只問價格不問質量的村民就容易上當受騙。

    “這兩年執法部門執法力度進一步加大。作為農資經銷商,我們時刻要求下屬網點依法合規經營,不做坑農害農的事。”王元緒表示,目前公司下轄的26個網點沒有出現過一例因假冒偽劣農資被投訴的事件。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博士李紫燕告訴記者,農資產品中,化肥對農產品增產增收的貢獻率達50%以上。近年來,隨著綠色農業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復合肥、有機肥的市場需求進一步加大。但這兩類肥料比單一化肥價格高、利潤大,容易出現制假售假等行為。

    “經過高溫堆肥的有機肥是松軟的,呈褐色,沒有臭味,只有土腥味。農戶在選擇有機肥時要注意這一點。復合肥應根據作物需求與土壤養分狀況,選擇適合的肥料配方。”李紫燕提醒道,不管是哪種農資產品,農戶一定要去正規門店購買并索要發票,并用手機掃碼查看廠家信息和產品信息,確保所購買的農資產品來自正規廠家。如果買到假冒偽劣農資產品,農戶應第一時間憑樣品和發票向當地農業農村部門或市場監管部門投訴,同時要盡快采取補救措施,通過加強管理和補種改種等方式,最大程度減少損失。

    免責聲明
    第一食品網 遼ICP備2021005939號-1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遼B2-20210315 遼公網安備 21020402000193
    Copyright @ 2003 - 2022 foods1.com, All Rights Reserved webmaster@foods1.com 熱線電話: 0411-84542000(12線中繼)
    强奷乱码中文字幕熟女

  • <tr id="sqzwi"></tr>
    <output id="sqzwi"><track id="sqzwi"></track></output>